

《哲人王的镜子》 这是一个会自动变光的屋子,整个空间布满了艺术家邱志杰以特殊颜料书写的故事和诗歌。蓝白光切换间,隐藏的文字也随着灯光的变化或显或隐。艺术家将故事写在不同的石膏人像上,石膏正面文字为正常书写,背面文字为镜像书写,当您用手电照射石膏像时,可以看到故事的不同段落以及不同的诗歌。
整件作品总共讲诉了“哲人王和镜子”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哲人王一直在追求绝对的理性和真实,他在寻找一面真正的镜子,以便能够了解自己的行为。
哲人王找了很多办法来打造一个完美的镜子,他在理想国中挖了很多圆形的池塘,因为他发现风吹过来,池塘上会有很多皱纹,他就在池塘旁边砌起了高墙,免得纷乱的池塘干扰那些倒影的清晰。
他还征集能够制作制造最平整镜面的工匠,搭建了由数学家、科学家、炼金术士和画家们组成的科研团队,一定要打造世界上最完美的镜子。他的王国里布满了各种反射材料,到处都是镜子。
他又组织了另一支科研团队在全国境内装上各种灯,但是越来越多的灯,让理想国里的影子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一件物品都会产生很多个影子。哲人王对此非常恐惧,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跟幻象和阴影去展开着一场战争,于是他又组织另一个团队来研究完全没有影子的灯。
电源接通的最后一刻,实验成功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没有阴影,一切都是真实肯定的现实。然后他就瞎了,奇怪的是他瞎了之后,所有的幻象也消失了,他再也不曾看见过阴影。
他喃喃自语的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其实是王阳明临死之前说的一句话,这开启了哲人王的另一个故事。
哲人王终于有了一面能够照见真相的镜子。有一天哲人王去照了一下镜子,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是一个极其贪婪、自私、无耻的人,然后他就非常郁闷,非常恐惧,痛定思痛,他决定把整个王国的人都叫来照这个镜子,结果发现大家比他还差,还要自私,还要怯懦。他终于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是哲人王的第二个故事。
这个是诗人荷马眼中的哲人王。荷马是一个瞎子,在他看来哲人王认为数学是音乐的文字,而他认为音乐是数学的目的。为什么变成盲人是必要的?在一个没有圆型,也没有几何学的世界,数学是可以用来支撑音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