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七十二侯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七十二侯》

《七十二侯》这件作品用 “ 二十四节气 ” 对应的 72 种物象作为框架,形成了一个可以展开阅读,又是首尾相接的长卷,时间会流逝,也会循环。所有的七十二种 “ 物候 ” 主要都是动植物和昆虫的表现,例如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每个节气 15 天,大概每五天会出现一种自然现象,哪一种鸟开始叫,哪一种虫子开始钻出来了。这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整理,里面也有很多误解,充满着《山海经》式的奇诡的想象力,比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等等,古人说得振振有词,跟真的似的,后人竟然也不去纠正,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想,那是因为这些物候主要是集中在黄河流域,但人们是知道天下之大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焉知南方的百越与西方的昆仑,鹰不能化为鸠?雀不能入水为蛤呢?七十二候来自汉代改易增附的著作《逸周书 · 时训解》,其实和《搜神记》《山海经》成书相去不远、因此我深信在这些错误的物候中,深埋着对于远方的谦逊的想象力,这种谦逊,或许如同今天的我们想象黑洞和超新星。

在长卷的不同部位,我用事先雕刻好的小木刻版画印章分布在整个画面中。这些印章,除了用人类生活的一些细节如城池、亭台楼阁、田野和桥梁,船舶和村庄,也放上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松柏、竹子,各种无名的草木。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古代画面中不会出现的东西,会飞的鱼,蘑菇云,海中的怪兽、鳄鱼等等。《七十二侯》的物候根据时间秩序排列,造就基本框架,里面又有大量批注性的文字散在其间。这是一个当代中国文人的意识形态大杂烩。

这个大杂烩里面包含着对宇宙时空的感知,包含着一种 “ 天下 ” 的意识,只是此刻的 “ 天下 ” 是哥伦布大交换之后的天下;是几个帝国的幽灵在中亚游荡,把自然考察和考古活动变为政治军事活动的时代;在帝国的边疆日渐模糊的地带,人类的游荡,是交易,是通婚,是遭遇,是知识、口音和信仰的不断的远行。

画面中,由小印章图像和批注性的文字,埋藏了很多典故。

“ 垄断镜子制造的秘密 ” ,说的是威尼斯弄出了水晶玻璃,所以他们能够制造镜子。他们怕制造技术泄漏,所以把所有的玻璃工匠关在穆拉诺岛。

“ 蝴蝶传播的疾病 ” 说的是哥伦布大交换,你看我们的向日葵、花生,烟草、咖啡都是南美洲来的,而旧世界给新世界带去的主要是天花、疟疾、伤寒。西班牙人是靠身上携带的病菌弄死了那么多印第安人。

“ 通天塔的遗址 ” 说的自然是巴比伦塔。

“ 在老城区迷失了几个月 ” 说的是老德里,老城区盘根错节,你可以在里面迷失很久。

“ 秘道就在我身上 ” 这是《新龙门客栈》电影里张曼玉的台词。

“ 绘画的秘密已经失传 ” ,我想到的是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是红》。

这些所有的东西拼在一起,它们所绘制的世界图景,是一种文明此消彼长、大量的个人的命运被裹在其中翻滚,个人微不足道,到处都是碎片,每个碎片都有它的来由,但也不会有人在意,这么一种世界。

所有这些零碎的批注,有的是我自己写的,有的是我不知从哪里读过的杂乱的东西,在绘制时突然翻出来闯进来。有的是中国很古典的句子,读画听香,还我我读书处,那是苏州园林里的一座亭子,当然,苏州的亭子也来自从苏轼或者陶渊明的诗。中国文人生活的碎片,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即将被宣判为异端的宗教的传教士,来自科幻世界的 “ 地心之城 ” ,野心家、星空观测者、算命先生、巫师和绅士科学家,在文明帝国的边疆相遇,他们在里面各自讨生活,但是有各自的命运在驱使他们,那是地理、气候和历史的力量。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体系,不管来自观察还是乱编,都自然地包含着一种天下意识,以及一种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所说的 “ 是离离者亦各尽天能,以自存种族而已 ” 的生机勃勃的斗争感。每一种植物、动物,小虫子,都蛰伏着,时候到了,就会冒出来做妖作怪,使劲折腾。

我们在一个小小的园子里面看着,会想到天下,是因为我们看到树木落叶。我们看到蝴蝶飞进来,看到虫子苏醒过来,我们就会想到整个天下会想到整个帝国。所谓 “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

然后我们想到,在帝国的边疆,陌生人渗透进来当植物猎人,母亲的灵魂在前方徘 徊,断肠人在天涯,雷声滚过大地,各种气象,各种征兆,祥瑞和凶兆,流星或者一种新奇的舞蹈,伴随着传教士。这里发现矿产,那里爆发叛乱。这些现象和二十四节气中分布着的 72 种自然现象一样,分布在我们的世界中。所有,这类批注你可以看作是我对七十二候的补充。

比如,色盲之城,是我大一的时候当时上连环画的课,编的一个关于启蒙的故事。

世界上某处有一座城,满城的人都是色盲,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有色彩。有一天这个城主的女儿出去玩,在河边就遇到一个陌生人,一个很帅的白马王子。奇迹发生了,帅哥美女的眼睛对视的时候,姑娘第一次看到色彩了,她突然间看到了天的蓝和马的白。然后她回去以后就开始受不了的,开始说这个明明有颜色为什么你们非看不见。大家就觉得她疯了,就把她关起来了。后来这座城就着火了,这里的人就流散到世界各地,就变成现在世界各地的色盲者。

这个 “ 天下 ” 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命运互相在碰撞,这样一种 “ 折腾感 ” 和 “ 天下感 ” ,那就是天涯之远,一个旅行者,不断地遭遇受到各种不可抗力的鞭打:时间的力量,地理的力量,帝国的力量,降临在他沉重的肉身。他在这个天地之间,各种身不由己。随时有东西在崩坏,事物的秩序在崩坏,过去在崩坏,随时有新的混乱在诞生,但时序是存在的。

布罗代尔说,地中海才是地中海的主人。是的,塔里木也才是塔里木的主人。作为一个旅行者,地球也身不由己,被太阳的引力牵着一圈圈地打转。这让春天不可避免,蚯蚓钻出来不可避免,大海的干涸不可避免,大地的结冻不可避免。但太阳也身不由己,太阳有太阳的命运,燃烧,冷切,寂灭。只有蝴蝶带来的疾病,本来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