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虫子》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背景:

聚苯乙烯经久耐用,不能生物降解,常被用作一次性饭盒、咖啡杯和包装绝热材料,在土壤、河流湖泊及海洋等环境产生了普遍严重的 “ 白色污染 ” 。

概念:

科幻小说《三体》中,地球人在三体人领先的科技面前,感觉自己就像是虫子。但是小说中的 “ 大史 ” 从蝗虫的历史中领悟到: “ 我们是虫子,但是虫子从来没有被打败过 ” 。这也是作品标题的由来。

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研究组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吴唯民高级研究员、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赵姣博士等在国际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权威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啮食塑料黄粉虫对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矿化作用: 1. 化学与物理特性和同位素失踪试验》和《啮食塑料黄粉虫对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矿化作用: 2.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两篇姊妹研究论文,首次以全面证据揭示了黄粉虫啮食降解聚苯乙烯、将其完全降解矿化为二氧化碳、并利用同化为虫体脂肪,同时证明是其肠道微生物起主导作用,并且分离鉴定了一株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此研究成果为解决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维。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拉丁学名 Tenebriomolitor 。一般长 20 -25mm ,成虫为黑色甲虫,是一种仓库害虫,原产北美洲,现已被人工大量饲养用作动物饲料或者提取化工原料。 在北航和斯坦福的实验表明,产自中国和美国的黄粉虫幼虫都啮食塑料,仅仅靠啮食泡沫塑料能存活一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甲壳成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黄粉虫幼虫肠道停留时间短于 24 小时。进食泡沫塑料 16 天后,黄粉虫可以将大约 48% 的聚苯乙烯转化为二氧化碳。碳 -13 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聚苯乙烯被黄粉虫完全降解矿化为二氧化碳和利用其转化为虫体脂肪。(资料引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站: https://news.buaa.edu.cn/info/1006/30573.htm ) .

操作:

3D 雕刻聚苯乙烯泡沫成三体飞船造型。

养殖黄粉虫啃噬聚苯乙烯泡沫雕塑,拍摄延时视频,展示视频。

被黄粉虫吃过的三体飞船残骸放在玻璃盒子中展出。

另外从网络视频中剪辑出一部《异食癖》短片,展示世界各地的怪人们啃噬玻璃、铁钉等异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