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水母雕塑上涂布了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张晨光教授团队研发的电致变色薄膜,整体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连接红外感应装置,当观众靠近时,玻璃水母雕塑变为金色。
一片电控磨砂化玻璃,局部保持透明,交替通电,呈现 “ 动物最不能理解的是玻璃 ”“The last thing an animal can understand is glass.” 文字。电控调光玻璃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由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并申请专利,美国德州的 Polytronix , Inc 公司于 1991 年开始量化生产其旗下的电控智能调光玻璃,由通电与否改变玻璃夹层内液晶的电子分布。当电子整齐排列时,光线可以自由穿透,玻璃呈现为透明。
一个旋转底座上的焦散成像玻璃,通过灯光在墙面上呈现出一个带剖面的海螺的形象。光学中,焦散现象( caustic )是被弯曲的面或物体反射或折射后出现光线的包络或包络在另一面上的射影。也是汉朝透光铜镜之所以能将背面图案透射投映在光影中的原理。
靠墙斜放两片大玻璃,从上方流淌下带有绿藻的蓝绿色海水,四台擦玻璃机器人反复横斜运动驱赶水流形成海浪图像。底部水槽中水泵、玻璃管子抽取水,反复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