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大自然造物的方式》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A ,在福建德化蕴玉瓷庄苏献忠工作室,我用浓稠的瓷泥泥浆从高处滴落,在几根空心瓷泥管子上,滴出了一只钟乳石。与真的钟乳石相当逼近,我不是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家,我只是采用了和大自然制造钟乳石同样的方式。这是上帝的造型手法。

B ,我采用普通的雕塑手法,用瓷泥做了几块石头,石头上镶嵌着很多几何体,我有意地分别模仿了黄铁矿石、晶簇和石英的造型特点。然后,当地的工艺大师帮我在其上施加宝石釉。这是将稀有矿石粉碎后加入釉料产生的奇幻窑变风格,又称为结晶釉。

C ,我模仿芦管石成形的逻辑,将几捆棉绳完全浸泡入瓷泥泥浆,试图让泥浆完全渗透。我设想这些绳结和成捆的绳子造型的结构物可能在干燥的过程中轻微开裂,需要多次补刷泥浆。可以先入窑素烧 800 度左右。棉绳应该在烧制过程中消失,如果仍有裂纹,可以喷釉后让釉料填充裂纹,这样可以获得空心的瓷管子。这样的结构应该可以连接水循环系统,或者经过钻孔,成为特殊的吹奏乐器。

D ,我设想 3D 扫描滴落成型的陶瓷钟乳石,获得 3D 模型,用陶瓷 3D 打印复制这根陶瓷钟乳石,保留 3D 打印的横纹,体量可以放大到尽可能大的极限。

E ,我用陶瓷 3D 打印技术打印了暴露出剖面的海螺。 3D 打印自然出现的横纹和海螺的生长形态非常接近,而 3D 打印技术必须提供的内部支撑和海螺的结构十分相似。陶瓷因为要进窑高温烧制。在 1300 度以上的高温中,泥浆塑造结构处在融熔状态,容易瘫软。不得不采用内部和外部的支架。

F ,因此,下一步我设想将同样的海螺和钟乳石 3D 模型在北京用碳酸钙材料同时打印。为此需自行研发碳酸钙材料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