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世说新语:邱志杰造字

 

 

《世说新语》是魏晋名士们的“梗”和段子。“王子猷雪夜访戴”“王羲之坦腹东床”“曹植七步成诗”“张瀚莼鲈之思”是当时的名士风流,也是中国文人精神和美学精神的伟大探索。

 

在漳州古城的《世说新语》露天展览中,我展出了一批用合体字的方式撰写的流行语。传统的吉祥语合体字如“日进斗金”“招财进宝”“金玉满堂”“黄金万两”等等,用今天的官方语言来说,可以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对未来的祝福。而我书写的大多数是近年来网络上的“梗”。其实每年都有文字观察者和社会观察者评选网络流行语,我在互联网上查了 2014 年到 2024 年十年来每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又从微博,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体中选了一些词,有些我根本没听说过,是我的学生们教我的。这些词语可以说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年头的社会现象,比如今年的“特种兵旅游”。也记录下了中国人的心情,我们的喜乐哀怒忧。这些流行语是社会学研究的好素材,所以叫“世说新语”。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互联网是人们使用这些流行语的主要场所,互联网也是孕育和产生这些流行语的最重要的土壤。在 QQ 、微博,小红书上,在朋友圈,在聊天室,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每天都在展示巨大的创造力。年轻人思想活跃,夸张、轻松、幽默、说反话、玩谐音梗、滑稽模仿、自黑等等,是他们表达方式的重要特点。

 

这些流行语有的思路清奇,让人脑洞大开,有的令人忍俊不禁,有的有特定社会事件或流行影视剧的典故出处,玩梗这件事放在古代就叫“用典”。它们传播广泛,自带流量。我强烈主张当代书法家应该写这样的内容。

 

我们的书法家动不动就写“书山有路勤为径”或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无助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我们的年轻人。这些领域我们不去占领,恶俗的东西就会长驱直入。我经常在机场和各种商业街区,看到一些丑陋无比的字体被当作潮流乱用,辣眼睛!痛心疾首。我们从普通干部群众,到不少专业设计师的字体素养、审美品位已经全面崩坏!大规模的社会美育已经刻不容缓,必须提高到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培育的高度来认识!

 

我用传统合体字的方式来写这些流行语词,每个字都有一番推敲设计。

 

合体字的编撰是建立在汉字偏旁部首的堆栈结构特征上的。其实,只要不是单体的汉字,大多数汉字都是合体字,如“明”是“日”“月”合体,“歪”是“不”和“正”的合体,“鲜”是“鱼”和“羊”的合体。合体字在篆刻、钱币、道教符箓中均可见到。有时候也用在实用场合,如陕西的“ biangbiang 面”。

 

民间用来将“日进斗金”“招财进宝”“金玉满堂”等吉祥语组合成复杂的汉字,用作新年祝福,是广受欢迎的民俗。今年是龙年,大家都玩起了合体字,春节祝福信息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龙行龘龘,飞黄腾达。前程朤朤,光彩照人。生活 ?? ,年年有余。身体壵壵,健康如意。

汉字有用偏旁部首来构造文字的特征,这些偏旁部首其实自己也是一些单字,如“日”“月”“雨”“金”“木”“水”“火”“土”等等。可以说这些偏旁部首就是我们的世界的基本元素,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从小学习《说文解字》就经常觉得非常有趣:所有的“木”作为偏旁的松柏杉枫橡是木本植物,带着草字头的花草茶芦苇葛荆茅这些字都是草本植物。一部《说文解字》,其实暗含着林奈分类法。而思想怀念怨恨忧愁这些带着竖心旁或者心字底的字写在一起,就是“百感交集”啊!

 

同时汉语中的很多词也是单字,不像英文, character 这个词要由九个字母构成,而且这种构成导致了阅读和书写的横向展开。相比之下,字符与词语的统一为汉字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首先是可以将复杂的语意控制在整齐的四言、五言、七言诗的句式中,这为我们的格律诗写作和对联、灯谜等等文字游戏提供了基础——灯谜区别于普通谜语,就是要用汉字的拆解和重组作为游戏规则,卷帘格要倒着读,虾须格要把字拆开,燕尾格要把最后一个字拆开,徐妃格谜底需两字以上同偏旁的字,去掉相同偏旁后切合谜面。

 

模块化造字原则导致不同汉字繁简对比强烈,结构丰富多样。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结构,摇曳多姿,结构的变化操作空间极大。每个字在方向上向多方辐射,所谓的“永字八法”其实就是说这个特点。同时,汉字可以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进行书写,这决定了章法的巨大创造空间;再加上软毫书写的线条魅力和力量的方向性,这为中国书法敞开了巨大的可能性。

 

合体字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字拼成一个大型的字,往往要巧妙地共用偏旁,借用字形拆解、重组,有时候要参考繁简,篆隶楷行草不同字体写法。要做到让人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拍手称快。合体字的营造构思本身偏于设计,书法家和篆刻家来搞字体设计,自然是降维打击。而不同的书法家临摹不同的碑帖,对汉字的理解不同,同一个词组设计出来的合体字会很不一样。书法家的书写风格,用笔粗细习惯,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字体设计。

 

汉字是我们的诗歌和书法的基础。诗歌和书法,把传统中国变成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总体艺术乌托邦。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国家:上至皇帝、宰相和部委官员,道府州县各级官员和他们的幕僚师爷,乃至一些武将,下至私塾教师、缙绅、老中医、账房先生,每一个人都写诗,每一个都是书法家。这相当于今天中国所有的县委书记和县政府官员,所有的公务员都得是诗人,都得是书法家!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创作群体,何等庞大的创作规模!晚明铜山乡贤黄道周先生曾经说:“吾乡之子弟,拖船荡桨,亦能文章”。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历史事实。我想,人类这个物种,再也不会有这样的荣耀了。

 

这个民族,是如此之深刻如此之全面地将自己浸泡在诗歌和书法中,造就出最敏锐的灵魂,最通情达理的交往。这也恰好是两种最便宜,最便携,最传播的艺术形式,连创作它们的工具都完全一样。汉字的美,跃动在匾额楹联、摩崖石刻、公文信札、招幌酒旗,乃至药方和契约文书之上。汉字以偏旁部首为基础的模块化造字方式,是仓颉和文昌帝君的盗火,是祖宗留给我们最伟大的遗产,是你我所有自由的暗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千年延绵不绝的核心机密。

 

漳州古城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在这里开始学习书法篆刻。从此一生不负,归来仍是少年。

 

我少年时代的老师们散布在漳州古城的各处:郑玉水先生在公园旁的公安局上班。教我魏碑的范益民先生住在公园内的仰文楼,他曾经收拾了“文革”时被打碎的唐《咸通碑》的碎石块,堆在仰文楼的楼梯下。那些石块而今安在?我的篆刻则是去北京路请教谢龙授老师,他去南山寺找师父们笔会的时候,我和师弟李毅鸿便在一旁磨墨。南山寺三圣殿的“西方三圣”匾额,是郑师早年学伊秉授的字体。而教我用河洛古音吟咏诗歌的王作人先生,带着我在云洞岩拓印摩崖石刻的王作人先生,诗礼传家的王作人先生,他家就住在香港路那两座牌坊下面。其实那两座牌坊就是为他们家祖上建造的。

 

今年漳州古城火了,低调奢华默默潜水多年的漳州小吃,终于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豆花粉丝和片仔癀草甘蔗汁之美,材料组合与口感把握之精准,妙入毫巅,不应该只是我的秘密。我很开心,在全国性的 PK 中,我们的文旅局长的确最有高度哈!

 

我很高兴元宵节来古城里练摊展出《世说新语》我的新造流行合体字。希望漳州古城变得更有意思,更好玩,更美,更好客。我的恩师郑玉水先生书写了古城西门“中山公园”那四个字。谨以这个展览,献给先师。

 

合体字与灯谜都是汉字之大美。在元宵节推出流行语合体字,是致敬伟大的传统,是感恩富饶的乡土,是赞美创造的人民,是祝福扑面而来逆天改命的时代。